2016 Snow World in Hokkaido Mia(10.3y)Jenny(8.5y)
這旅程決定的很衝動,沒想過自己會有動力想要帶孩子到零下的世界自助旅行,因為怕孩子太冷生病,畢竟那不是我們所熟悉的氣候,但女孩們對於雪世界總是有無比的憧憬與期待,又想到要珍惜孩子們還願意跟我們一起出門旅行的年紀,念頭一轉,勇氣就來了。我曾開玩笑地跟老公說:「好想收集北海道的春夏秋冬」,夏天的北海道讓我好難忘,心還遺留在那裏。
時間選在孩子們考完期末考後,放寒假前出發,這樣就可以不用加價的搭配機加酒。去年暑假前往北海道使用航空公司機加酒,暑假加價後,比單訂機票與飯店還貴好多,所以放棄。今年寒假前出發,不用加價的機加酒,就變得好划算了,一家四口這回機票加兩晚飯店的費用居然比我去年暑假只有機票還便宜了將近兩萬台幣,所以旺季加價真的很可怕,這次只好提前出發,不能跟$$過不去呀!
此次冬天前往雪世界北海道,原則就是不自駕、戲雪滑雪與定點輕旅行。冬天的北海道公共交通十分容易因為大雪而停駛,帶著孩子的我們,對於知床、網走那邊的破冰之旅,只好就擱著了,重點是讓家裡的運動組來個滑雪初體驗,滑雪地點選定了星野度假村的四天三夜,前後時間則是在札幌週邊旅行。
2016 | 1/16(Sat) | 1/17(Sun) | 1/18(Mon) |
活動範圍 |
新千歲。札幌 |
瀧野鈴蘭國家公園 | 札幌、星野 |
上午 | 起程(長榮BR166 11:05) | 真駒內車站附近散策 | 北海道廳 |
瀧野鈴蘭 | 時計台 |
||
搭乘JR前往星野度假村 | |||
午餐 |
機上 |
瀧野鈴蘭 | JR上野餐 |
下午 | 抵達新千歲機場(領取HPT) | 瀧野鈴蘭 | Check in 星野 |
Check in:三井花園酒店 | |
Minamina Beach | |
採買雪靴 | |
山林木湯 | |
|
|||
晚餐 | Stellar Place*Pomme's | 利久牛舌 |
星野 Hokkaido Baru |
住 | Mitsui Garden Hotel | Mitsui Garden Hotel |
星野度假村 |
交通工具 | 飛機、JR | 地鐵、巴士 |
JR |
*:Stellar Place是札幌駛共構的一家百貨商場,6F有美食街,許多美食選擇,如果到札幌不知道要吃什麼時,來這兒可以省卻很多尋找的時間。
冬遊雖然一樣花了九天在北海道,一看行程就可以知道,重點就是玩雪滑雪而已,度假式的旅行一直是我們家自助的最高原則。女孩們分別體驗過夏天與冬天的北海道後,我問她們「哪個季節比較好玩?」,她們異口同聲的說「是下雪的北海道!」。確實如此,那九天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女孩們看到雪還是非常執著要把玩,不走剷雪後的人行道,硬是要踩兩旁高高的雪堆,對於玩雪,她們是一點都不會膩。
對於冬天到北海道,體驗過後趁著記憶猶新,記錄一下我們的經驗:
行的部分:
冬天在北海道自駕,路況不熟的外國人,我們強烈的建議「真的不要自駕」。夏天的北海道,每條路既寬敞路線鮮明又少車,開起來很舒服,就十分適合。但這回冬遊北海道,到處只見靄靄白雪,說真的,我們不敢想像開在每條都長一樣的雪地上,又搞不清楚危險的區域在哪裡?因為都被雪覆蓋了,危機四伏呀!這樣要怎麼放輕鬆的旅行呢?所以真的不要在冬天的北海道自駕。
住的部分:
依靠大眾交通運輸的我們一家四口,也怕遇到大風雪停駛的狀況,所以很容易停駛的道東,我們這回就很識趣的不去,換飯店也儘量越簡單越好,幸好這九天沒有遇到停駛到不了的狀況,可以說是很幸運。但有些人就沒那們幸運,因為就在我們搭乘JR抵達星野後的隔天,據說北海道JR全天停駛,好多航班都受到了影響,很多旅客到不了要換榻的飯店呢!
我把在星野的四天三夜當作此行的主要行程放在中段,前後就選定札幌交通便利的飯店。前兩晚是搭配機加酒的三井花園酒店,距離札幌駛才五分鐘步行距離。中間搭乘JR前往星野度假村三個晚上,也不打定外出,完全待在度假村裡,裡頭有很方便的接駁巴士,完全不用擔心。而後三晚回到札幌,選擇了我們夏天最喜歡的Mercure Hotel,距離薄野地鐵站更是只要三分鐘就到了。
衣的部分:
出發前可以說是自己嚇自己,一到北海道後,我發現零度以下的乾冷真的沒有台灣十度以下的濕冷還冷。而且北海道室內的暖氣都很強,洋蔥式穿法是最適合的,雖然說是洋蔥式穿法,但可別把厚毛衣、高領一直疊上去穿,在北海道的室內,有時熱到只能容忍一件薄長袖,脫下來的衣服可都是要自己攜帶著在室內行走,說有多笨重就有多笨重。
我們家標準穿法就是:
上衣:一件發熱衣、一件薄長袖、一件連帽雪絨拉鏈小外套(室外行程時穿)外加一件長版羽絨防風有帽外套。
長褲:一件發熱褲 與 一件雪褲。
配件:毛帽(頭部保暖)、圍巾或是脖圍(脖圍可以同時當圍巾與口罩使用,更方便)、口罩、防水防風手套(別用毛線手套,一碰雪就濕了,雙手鐵定會凍翻)、墨鏡(有太陽的時候一定需要,雪地反射陽光很強很傷眼,一定要帶)、長襪與中長筒雪靴。
下圖的藍色連帽外套,裡頭是雪絨材質,我們並沒有每天都穿,如果當天行程以室內為主,就不穿了!因為在室內,發熱衣加薄長袖已經很剛好了,再多就真的熱翻了!而小孩的雪褲我出發前在網路上買Bossini的,便宜又好穿,裡頭加一件uniqulo的發熱薄內搭褲就足夠了。
脖圍同時可以當圍巾與口罩,很方便。
我們家除了蓁妮有一雙高筒雪靴之外,其他人都沒有,台灣選擇又少,所以我們是到札幌後,才買雪靴,樣式多價格實惠又好看。至少要買中高筒的才行,這樣不小心踩到鬆軟的雪堆時,才不會讓雪進到鞋子裡,腳著涼了,全身就暖不起來了。
正確的穿法是,雪褲要蓋在雪靴的外面,這樣就可以確保有雙重防護雪不會跑進靴子裡,女孩們我都是讓她們這樣穿在雪地上,因為她們實在太喜歡踩雪了!看看蓁妮都喜歡踩那種幾乎及膝的雪堆,所以對於小孩一定要用標準的穿法才行。
而媽媽愛漂亮實在不能接受那穿起來很腫的雪褲,所以大部份穿著都是「另行處理」囉!
至於我們家爸比,正好跟剛從美國回來的朋友那借了一整套完整的雪衣跟雪褲的裝備,加上他行前就採購好的運動用吸濕排汗衣褲與負壓長襪,現在看來此趟冬遊北海道滑雪行,整身行頭最標準的就是他囉!
其他的部分,想到再補充囉!